平地尺未已,塞门湮途岐
一二达官外,絮纩或无之。
南雪压瘴疠,此事不可迟。
寠人既云众,速霁斯为宜。
天公作恶剧,十日韬晴曦。
平地尺未已,塞门湮途岐。
少年未更事,骇谓如此奇。
危登或深泛,一酣倾百卮。
今年老更穷,客炉拥尪羸。
稍稍穴窗隙,缩首略一窥。
未卜麰麦王,但悯乌鸟饥。
大儿寄书来,土冻菜本萎。
归家煮荒荠,一饱亦肉糜。
宁当卧袁安,何用访戴逵。
答云有故人,贻我幼妇词。
未妨三十韵,一酬带间诗。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寒冷、贫困且充满忧虑的生活状态。开篇即以“名都十万户,拥貂者为谁”提问,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接下来,“一二达官外,絮纩或无之”则表现了官员与民众之间的脱节,以及普通百姓在严寒中缺乏温暖衣物的窘境。
“南雪压瘴疠,此事不可迟”表明天气异常,雪花如同病痛一般压迫着大地,而这种情况不容迟疑,需要尽快寻求解决。紧接着,“寠人既云众,速霁斯为宜”则是在祈愿冬雪能够早些融化,以解民困。
诗中还通过“天公作恶剧,十日韬晴曦”、“平地尺未已,塞门湮途岐”等句子描绘了一种自然灾害频发、交通受阻的艰难情景。同时,“少年未更事,骇谓如此奇”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惊讶与不解。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危登或深泛,一酣倾百卮”、“今年老更穷,客炉拥尪羸”等句子继续表达了对困顿生活的无奈,以及年迈之人的哀愁。接着,“稍稍穴窗隙,缩首略一窥”则是诗人在寒冷中偶尔探头望向外界的一种生存状态。
“未卜麰麦王,但悯乌鸟饥”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贫困之苦难的同情。而“大儿寄书来,土冻菜本萎。归家煮荒荠,一饱亦肉糜”则是诗人在极端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家庭责任感以及希望温暖团聚的一种愿景。
最后,“宁当卧袁安,何用访戴逵”表达了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而“答云有故人,贻我幼妇词。未妨三十韵,一酬带间诗”则是在感谢朋友的关怀与支持,并以诗歌作为回应的一种情感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困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未来温暖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