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
出处:《雨中宿谢胥裴三君书堂》
宋 · 梅尧臣
急雨射窗鸣,灯残我正寝。
穴蚓声苦长,流响入孤枕。
众醉如不闻,强聒亦已甚。
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
穴蚓声苦长,流响入孤枕。
众醉如不闻,强聒亦已甚。
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
注释
急雨:猛烈的雨水。窗:窗户。
鸣:发出声音。
灯残:灯火微弱。
正寝:正在睡觉。
穴蚓:地下蚯蚓。
声苦长:声音凄厉且持久。
孤枕:独自一人使用的枕头。
众醉:众人喝醉。
如不闻:好像听不见。
强聒:大声喧哗。
已甚:过分。
夜短:夜晚短暂。
竟无寝:竟然无法入睡。
困瞳:困倦的眼睛。
剧尘碜:极度疲劳,像沾满尘土一样难受。
翻译
急骤的雨点敲击窗户,发出声响,此时我的灯还亮着,我正在床上休息。地下的蚯蚓发出长长的哀鸣,声音穿过枕头,传入我孤独的耳中。
周围的人都沉醉其中,仿佛听不见我的困扰,他们的喧闹实在太过分了。
夜晚短暂,我却无法入睡,困倦的眼睛如同沾满尘埃般难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雨中宿谢胥裴三君书堂》,描绘了夜晚在雨中住宿时的感受。诗中通过"急雨射窗鸣",形象地写出雨势之大,声音嘈杂,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灯残我正寝"则点明诗人独处室内,面对昏暗的灯光,准备就寝。
"穴蚓声苦长,流响入孤枕"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连蚯蚓的爬行声都清晰可闻,孤独感油然而生。"众醉如不闻,强聒亦已甚"暗示周围的人可能沉浸在欢乐中,对诗人的困扰置若罔闻,这增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表达了诗人因雨夜无法入睡的烦躁与疲惫,形容眼睛因失眠而感到不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雨夜独宿的心境,透露出淡淡的孤寂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