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出处:《雨霁复登陈山》
明 · 林光
宿雨初收露气寒,又移双履出层峦。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
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
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雨霁复登陈山》,描绘了诗人雨后登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宿雨初收露气寒”,开篇即点明了环境背景——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露气,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又移双履出层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着双履,穿行于层层叠叠的山峦之间的情景,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中的“三回命驾俱成误”暗示了诗人多次尝试登山却未能如愿,后句则以“几点青山可易看”反衬出即使未能亲临其境,但通过想象或远观,也能感受到青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饮酒谈笑的场景,春意盎然,海潮声声,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和谐融洽,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远。通过“春意远”和“海门宽”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境。
最后,“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历经艰辛攀登险峻山岩,最终到达山顶,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同时,通过“招手何人入社坛”的疑问,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归属,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