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
出处:《泊舟东庄步至摄山》
清 · 秦承恩
春江一舣舟,斜阳问古渡。
过雨陌无尘,支筇任散步。
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
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
小立溪桥边,游踪忆前度。
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
过雨陌无尘,支筇任散步。
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
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
小立溪桥边,游踪忆前度。
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
鉴赏
这首清代秦承恩的《泊舟东庄步至摄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春江一舣舟”点明了诗人乘船停靠在春天的江边,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斜阳问古渡”以夕阳映照古老的渡口,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痕迹。
“过雨陌无尘”写的是一场春雨过后,小径上没有了尘埃,显得格外清新,诗人手持竹杖(筇),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接下来的两句“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简朴生活,几户茅草屋散落在田间,耕牛安静地守在农具旁,展现出田园牧歌般的景象。
“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通过涧水中的落花和飘散的香气,传递出自然的生机与静谧,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站在溪桥边,回忆起过往的足迹,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诗人走近寺庙,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透过袅袅炊烟,更显禅意与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历东庄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