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鳞激黯波,殊光动楹榻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骤暖作雪候,晶天忽萧飒。
鳞鳞激黯波,殊光动楹榻。
泄云掩长飙,扯挦成破衲。
残照万古痕,阵雁带孤塔。
气兼冰炽竞,色冱天地杂。
燠雨两非真,仰立愁阊阖。
山鬼不见天,嗒尔何问答。
吹息彼何心,万象困噂沓。
吾方有菊事,萧然一酒榼。
鳞鳞激黯波,殊光动楹榻。
泄云掩长飙,扯挦成破衲。
残照万古痕,阵雁带孤塔。
气兼冰炽竞,色冱天地杂。
燠雨两非真,仰立愁阊阖。
山鬼不见天,嗒尔何问答。
吹息彼何心,万象困噂沓。
吾方有菊事,萧然一酒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骤暖转寒、天气突变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诗人通过“晶天忽萧飒”、“鳞鳞激黯波”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天空由晴朗变为阴沉,波浪随之翻滚的情景。接着,“泄云掩长飙”、“残照万古痕”等句则进一步渲染了云层遮蔽风势、夕阳留下痕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邃的氛围。
“阵雁带孤塔”描绘了大雁在空中飞行,与远处孤立的佛塔相映成趣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对历史和宗教的思考。“气兼冰炽竞,色冱天地杂”则通过对比冷热、色彩交织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燠雨两非真,仰立愁阊阖”两句,诗人借雨水来表达内心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仰立愁阊阖”中的“阊阖”象征着天门,暗含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山鬼不见天,嗒尔何问答”则以山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最后,“吹息彼何心,万象困噂沓”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的深刻反思。“吾方有菊事,萧然一酒榼”则以菊花和酒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