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可以饱,岂但蠲烦促
出处:《新开小轩晁子西有诗以韵答之二首 其一》
宋 · 郭印
平生栖息地,往往旋修筑。
为怜双净眼,不肯受羁束。
官居凿小轩,容膝盖已足。
于焉得逍遥,内视聊自牧。
廓廓乾坤大,冥冥鬼神服。
是心不违仁,如种五谷熟。
乃知穷且贱,未必不为福。
朋僚饷新诗,句法惊小陆。
秀色增云山,荣光发林木。
何妨曳杖来,斯乐未敢独。
清谈可以饱,岂但蠲烦促。
非必酒与肴,佳客始能速。
为怜双净眼,不肯受羁束。
官居凿小轩,容膝盖已足。
于焉得逍遥,内视聊自牧。
廓廓乾坤大,冥冥鬼神服。
是心不违仁,如种五谷熟。
乃知穷且贱,未必不为福。
朋僚饷新诗,句法惊小陆。
秀色增云山,荣光发林木。
何妨曳杖来,斯乐未敢独。
清谈可以饱,岂但蠲烦促。
非必酒与肴,佳客始能速。
注释
栖息地:一生居住的地方。旋:迅速。
双净眼:清澈的眼睛。
羁束:束缚。
官居:官职的小屋。
膝:膝盖。
逍遥:自由自在。
内视:内心修养。
廓廓:广大。
冥冥:深远。
仁:仁德。
五谷熟:自然成熟。
穷且贱:贫穷低微。
未必:不一定。
朋僚:朋友。
小陆:诗人陆游。
秀色:秀美景色。
荣光:荣耀。
曳杖:拄杖。
斯乐:这种快乐。
清谈:清雅交谈。
蠲烦促:消除烦恼。
酒与肴:酒菜。
佳客:尊贵的客人。
翻译
我一生的居所,常常迅速建造。为了爱那双清澈的眼睛,不愿被束缚。
官职虽小,有间小屋已足够,只为在里面自由自在。
内心平静,自我修养,享受这种宁静。
天地广阔,鬼神都为之敬服。
这颗心遵循仁德,如同五谷自然成熟。
贫穷低微,并非不幸,可能也是一种福分。
朋友们送来新诗,句法让小陆也为之惊叹。
秀美的景色增添了山川的色彩,荣耀照亮了林木。
不妨拄杖来访,这样的快乐不敢独自享受。
清谈足以满足心灵,岂止是消除烦恼。
并非必须美酒佳肴,真挚的客人就能快速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新开小轩为契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提到栖息之地常常简陋而迅速建造,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他强调心灵的自由,不愿被世俗束缚,官居虽小,却足以容纳他的身心,让他在此处得到逍遥自在。
诗人认为,广阔的天地间,人的内心若遵循仁义,就如同种植的五谷自然成熟,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失为一种福分。他对朋友晁子西的新诗赞不绝口,认为其句法新颖,如同秀美的山水和焕发的林木,增添了光彩。他邀请朋友前来分享这份清谈的乐趣,认为清谈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胜过物质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雅文化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