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出处:《题杨谕德墨竹》
明 · 胡俨
王郎泼墨写错刀,满堂阴森风雨号。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鉴赏
这首诗《题杨谕德墨竹》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墨竹图,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开篇“王郎泼墨写错刀”,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画师杨谕德挥毫泼墨,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接着“满堂阴森风雨号”一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竹林中的氛围,仿佛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意境。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则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竹子的高洁形象,即使在秋天的萧瑟中,也依然挺立不倒,引人深思。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将画面进一步扩展,联想到湘江边的传说故事,借以表达竹子的坚韧与美丽,如同湘水之神的哀伤与舞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锦瑟的静默和暮色的寒冷,以及飘渺的翠旌和云雾,描绘出竹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宁静之美。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则是对竹林夜景的细腻描绘,月光洒落,烟雾散去,湘江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即使隔着江水也无法唤回,这种情感至今仍在心中激荡。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是对竹子品质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品格的期许。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宁愿与竹子这样的自然之物共度岁月,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