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野渡水云空,犹是江南九月中
出处:《九月望初寒独坐》
明 · 陆深
风回野渡水云空,犹是江南九月中。
病后岁寒偏觉早,眼前心赏更谁同。
萧萧竹院诗初就,曲曲山居画未工。
赖有夕阳西浦上,殷勤留送半窗红。
病后岁寒偏觉早,眼前心赏更谁同。
萧萧竹院诗初就,曲曲山居画未工。
赖有夕阳西浦上,殷勤留送半窗红。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九月望初寒独坐》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闲适画面。首句“风回野渡水云空”写出了野外渡口,风轻轻吹过,水面飘荡着云影,显得空旷而宁静,仿佛是江南秋天特有的景象。"犹是江南九月中"进一步强调了季节,虽已入秋,但仍有江南的韵味。
"病后岁寒偏觉早"流露出诗人身体康复后的敏感,感受到秋意的浓厚,病后的体弱使得他对季节变化的感受更为深切。"眼前心赏更谁同"表达了孤独,无人与他共享眼前的美景和心境。
接下来的“萧萧竹院诗初就,曲曲山居画未工”描绘了诗人寓居的环境,竹林中的瑟瑟声和未完成的画作,都透露出他的闲适生活和创作状态。最后两句“赖有夕阳西浦上,殷勤留送半窗红”,以夕阳的余晖作为结尾,形象地写出夕阳映照在江面上,洒满半窗的红光,为诗人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孤独时光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病后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在孤独中找到的宁静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