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出处:《崔十四宅各赋一物得檐柳》
唐 · 皇甫冉
官渡老风烟,浔阳媚云日。
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
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
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官渡古战场的风尘弥漫,浔阳城的云日明媚宜人。在汉将驻扎的营前,我听见了胡笳的乐声从其中传出。
这乐音再次飘荡在这屋檐之上,为仲长的居室增添了几分阴凉。
注释
官渡:古代战场名,此处代指战乱之地。老风烟:历经沧桑的风尘。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媚云日:阳光明媚,景色宜人。
汉将:汉朝的将领。
营前:军营之前。
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声音悲凉。
曲中出:乐曲中传出来。
复:又,再。
檐端:屋檐边。
仲长室:可能是某人的居所,仲长是人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宁静的画面。"官渡老风烟,浔阳媚云日",这里的“官渡”和“浔阳”都是地名,用来营造一种历史悠久、气氛古旧的感觉。“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则是借用历史事件,增添了一种边塞的苍凉感。"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诗人似乎置身于一处幽深的地方,那里有檐下垂挂的柳枝和古意盎然的书房。
皇甫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以及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古代文人隐居生活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