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
出处:《过羚羊峡》
明 · 成鹫
上峡上峡行不休,一夫力挽千钧舟。
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
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
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
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
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
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
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
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龙东面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
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纷相向。
右如陁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
入如有穷射天弹九日,蔀屋宵中见营室。
出如瞿昙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鸡鸣。
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
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
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峡彻底清,照见行人不知数。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当从旧路复归来,石出水枯山骨露。
顺流东下会有时,回首唤山与山语。
船头刺篙后摇橹,长徽短纆柔如组。
牂牁乃是百谷王,端水作腹泷水肠。
兼山习坎为束峡,譬则咽喉司吐纳。
昨宵峡口闻风雷,耳长目短心先骇。
今朝峡中豁烟雾,山色水声浑不住。
此时此景堪语谁,当境不觉旁得之。
上如龙伯大人抚长剑,截取方舆作天堑。
下如任国公子垂钜竿,坐临砥柱观狂澜。
前如五丁凿破蚕丛道,金牛奔入西山草。
后如祖龙东面挥神鞭,众石俯首争相先。
左如维摩一榻一方丈,金毛狮子纷相向。
右如陁罗千手千芙蓉,三十二相填虚空。
入如有穷射天弹九日,蔀屋宵中见营室。
出如瞿昙夜半睹明星,扶桑浴日天鸡鸣。
天鸡鸣,我当去,行遍千山万山路。
顺风顺水下峡船,相逢莫问曾经处。
行路难,行路难,莫难于瞿塘之滟滪。
何如羚羊古峡彻底清,照见行人不知数。
行人照水水照人,形影奔波漫相遇。
当从旧路复归来,石出水枯山骨露。
顺流东下会有时,回首唤山与山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成鹫的《过羚羊峡》描绘了作者在峡中行舟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峡谷的险峻与壮美。诗人将船只行进比作龙伯大人舞剑、任公子垂钓、五丁开山、祖龙挥鞭等神话传说,形象地刻画了峡中风雷激荡、烟雾豁然开朗的场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像瞿塘峡的羚羊古峡一样清澈透亮,照亮前行者的道路。最后,诗人以顺流而下的决心结束,期待与山水对话,寓意着人生旅程中的自我反思和回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