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鲤从东来,好音破岑寂
出处:《答王觉斯见寄二首》
明 · 何吾驺
相去日以远,中怀日以积。
浮云满目驰,淡然归兴夕。
晨起出门行,苍山酿烟碧。
双鲤从东来,好音破岑寂。
澄江濯我缨,悠然见颜色。
浮云满目驰,淡然归兴夕。
晨起出门行,苍山酿烟碧。
双鲤从东来,好音破岑寂。
澄江濯我缨,悠然见颜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答王觉斯见寄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自然景色中的自我反思与心灵净化的过程。
首句“相去日以远,中怀日以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心中的思念却日益累积。接着,“浮云满目驰,淡然归兴夕”描绘了诗人面对满眼飘动的浮云,心中却渐渐生出一种淡然的思乡之情,仿佛在傍晚时分,这种情感尤为强烈。
“晨起出门行,苍山酿烟碧”描述了诗人清晨起床,走出门去,只见苍茫的山峦间弥漫着一层碧绿的烟雾,这景象既壮丽又神秘,引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思。
“双鲤从东来,好音破岑寂”则通过双鲤(鱼名,常用来比喻书信)从东方而来,带来了友人的问候,打破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静,让他的心情为之一振,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最后,“澄江濯我缨,悠然见颜色”意味着诗人站在清澈的江边,洗涤自己的心灵,如同江水洗净了尘埃,他得以平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神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