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全文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

出处:《林亭寓言
唐 · 张九龄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时与,芬荣奈汝何。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

拼音版原文

línféngsuìyàn使shǐqíngduō
héngchǎishífēnróngnài

gèngliánxiàsōngshàngluó
yīnyǒumìngfēishìyáng

注释

林居:居住在山林之中。
岁晏:年末,一年将尽之时。
遇物:遇见、面对各种事物。
使情多:引发、激起丰富的情感。
蘅茝:蘅、茝,古代常用来比喻美好的花草,此处泛指各种花卉。
不时与:未得应时而开,即未在适宜的季节开花。
芬荣:芬芳的香气和繁盛的花朵。
奈汝何:对你们(指花草)又能怎样呢?表达一种无奈、惋惜之情。
怜:怜惜,同情。
篱下菊:生长在篱笆下的菊花。
无如:无法像,比不上。
松上萝:攀附在松树上的藤萝。
因依:依靠,依赖;此处指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自有命:各有各的命运,指每种植物有其特定的生长规律和生存状态。
非是隔阳和:不是因为被阳光和煦所隔绝(即光照条件不足),而是自身命运使然。

翻译

住在山林间恰逢年末时分,面对万物心中生出诸多感慨。
蘅芷花未得应时而开,你们这满载芬芳、繁花似锦又有什么用呢?
更令人怜惜的是篱笆下的菊花,它们无法像松树上的藤萝那样攀附生长。
一切皆因各自命运所定,而非被阳光和煦所阻隔。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独居于林中的情景,通过对周遭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哲思。"逢岁晏"表明时间已至年末,万物凋敝,情感因此而生。"遇物使情多"则是诗人对物象的敏感与深情之处。

"蘅茝不时与"中的"蘅茝"指的是香草,而"不时与"则意味着这些本应芬芳可赏的东西却因非其季节而失去了原有的美好。诗人通过此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物是流转的感慨。

接下来的"芬荣奈汝何"更深化了这种情绪,"芬荣"指的是花草之类的美丽,而"奈汝何"则是在询问这些美好的东西为何要离开。这里诗人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惆怅。

至于"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诗人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更怜"意味着更加可怜,而"篱下菊"和"松上萝"都是指代孤独坚守的植物。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些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特质的植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坚守本真、不随世俗浮沉的精神态度的向往。

最后两句"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则是诗人对于命运的接受与超然。"因依"意味着顺其自然,而"自有命"则是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安排,不必随波逐流。"非是隔阳和"则是在表明这种顺应不是出于对外界温暖阳光的渴望,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深秋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我定位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