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锦虹
我本太山人,何为客淮东。
蒹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
岸岩若崩缺,湖水何汹汹。
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锦虹。
高彼淩云霄,浮气象螭龙。
鲸脊若丘陵,须若山上松。
呼吸吞船欐,澎濞戏中鸿。
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一举必千里,乘飔举帆幢。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
常恐沈黄垆,下与鼋鳖同。
南极苍梧野,游眄穷九江。
中夜指参辰,欲师当定从。
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
乘桴何所志,吁嗟我孔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盘石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之子,文才出众,尤其擅长五言绝句。《盘石篇》是一首咏叹山水之美、抒发游子怀乡之情的诗作。
首先,从“盘盘山巅石,飘飖涧底蓬”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雄伟山川景象的描绘。山上的巨石如盘,山谷中的蓬草随风飘扬,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壮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
接着,“我本太山人,何为客淮东”表达了诗人的自我介绍和对故乡的思念。太山(即泰山)是中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标志,而“淮东”则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代表着远离家乡的外地生活,体现出游子的孤独与乡愁。
接下来的诗句如“蒹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岸岩若崩缺,湖水何汹汹”继续描绘了山水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和诗人内心的激荡。
至于“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锦虹。高彼淩云霄,浮气象螭龙”等句,则以精美的笔触描绘了水中的生物和天空中云雾的奇观,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在“鲸脊若丘陵,须若山上松。呼吸吞船欐,澎濞戏中鸿”这些句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强调了自然景象的宏大与自己的渺小。
“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一举必千里,乘飔举帆幢。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远行探险的向往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最后,“常恐沈黄垆,下与鼋鳖同。南极苍梧野,游眄穷九江。中夜指参辰,欲师当定从”等句子,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困境和危险的忧虑,以及对星辰导航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胸襟与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心的向往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