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出处:《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
清 · 宋荦
黄山松石天下无,好事往往绘作图。
千岩万树不到眼,刻意摹写徒区区。
茸城将军胸次别,远道移取来崎岖。
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
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今年移镇向闽海,临行辍赠及老夫。
鸭觜船载入廨舍,宾客咋舌儿童呼。
吟窝得此良不俗,大笑今我官岂粗。
南荣相对坐竟日,看山读画同欢娱。
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
芙蓉一片忽堕地,陵峦宛转秀色殊。
扰龙双干双麈尾,千霄之势当前俱。
晋卿倘见定豪夺,柴桑或抚还惊吁。
丛桂疏梅助清致,何烦命驾穷天都。
将军雅意应有报,几回欲赋还踟蹰。
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
千岩万树不到眼,刻意摹写徒区区。
茸城将军胸次别,远道移取来崎岖。
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
盛以巨盎置铃阁,珍比七尺红珊瑚。
今年移镇向闽海,临行辍赠及老夫。
鸭觜船载入廨舍,宾客咋舌儿童呼。
吟窝得此良不俗,大笑今我官岂粗。
南荣相对坐竟日,看山读画同欢娱。
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
芙蓉一片忽堕地,陵峦宛转秀色殊。
扰龙双干双麈尾,千霄之势当前俱。
晋卿倘见定豪夺,柴桑或抚还惊吁。
丛桂疏梅助清致,何烦命驾穷天都。
将军雅意应有报,几回欲赋还踟蹰。
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宋荦所作的《黄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将军兼索子湘和》,通过对黄山松石的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将军金仁叔的高雅品味。诗中提到黄山松石的罕见与壮观,如“石一拳耳俨千仞,松不满尺盘两株”,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将军特意将它们移至官署,视若珍宝,宾客儿童皆为之惊叹。诗人借此表达对将军的敬佩和与之共赏美景的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艺术的热爱。
诗中“石也以松为毛发,松亦以石为肌肤”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松石关系比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富有诗意。最后,诗人表示期待将军的回应,并以“今晨鼓兴了此债,属和火急催髯苏”结尾,表达了对和诗的急切期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