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麟行酒海深浅,系雁传书天北南
出处:《怀惭》
宋末元初 · 方回
逃生何处可茅庵,城市山林总不堪。
人莫我知姑用六,今非昔比更缄三。
擘麟行酒海深浅,系雁传书天北南。
数月儿曹尽饥瘦,无能衰叟但怀惭。
人莫我知姑用六,今非昔比更缄三。
擘麟行酒海深浅,系雁传书天北南。
数月儿曹尽饥瘦,无能衰叟但怀惭。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何处才能找到避难所,无论是城市还是山林都难以承受。人们不了解我,暂且用六字来应对,如今情势已非昔日,更加沉默不语。
在深深的酒海中独自举杯,用系在雁身上的信传递消息,南北相隔。
几个月来,孩子们都饿得瘦弱不堪,我这无力的老人只能满怀愧疚。
注释
何处:哪里。茅庵:简陋的草屋。
不堪:难以忍受。
人莫我知:没有人理解我。
姑用六:暂且用六个字(可能指代某种隐晦的表达方式)。
缄三:更加沉默。
擘麟:独自举杯。
行酒海:在酒海中畅饮。
天北南:指遥远的地方。
儿曹:孩子们。
饥瘦:饥饿瘦弱。
衰叟:老朽的人。
怀惭:心怀愧疚。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无奈与哀伤之情。"逃生何处可茅庵"一句,表现出诗人为了避难求生的迫切心情,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又感到城市山林都不可靠。"人莫我知姑用六"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他只能借酒来消愁。
接下来的"今非昔比更缄三"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变迁和个人的境遇的恶化,过去的美好不再,现在却更加艰难。"擘麟行酒海深浅"与"系雁传书天北南"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设宴饮酒和远方书信来排解内心的忧虑,但这种方式也只能是暂时的逃避。
最后,"数月儿曹尽饥瘦"描绘了亲人的困顿与自己无力回天的情况,而"无能衰叟但怀惭"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无力改变,只能满心惭愧。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个人在乱世中的无力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自责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