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三辅奠磐石,山海关外兵连营
艰危一旅可重兴,何为遽把皇图割。
今日以和保都城,恃和狎敌鼎且倾。
胜败兵家有常事,数败一胜势可争。
今日未尝为血战,激使好战谁敢轻。
犬戎在昔陷西京,宣王亲整六师征。
我朝三辅奠磐石,山海关外兵连营。
大帅养重不励士,坐使越甲吾君鸣。
下国尚耻城下盟,大国上相亲行成。
重重海陆失岩阻,战守无计和无名。
公孙用刺真下策,裴相不死非尊荣。
辽阳自曩钟王气,台屿于今成蓬瀛。
一朝蹙国数千里,奥蔽尽撤将焉撑。
嗟予头埋足又蹶,叩阍无从效曹刿。
眼见岛夷更得天,心痛中华长失岁。
沉沦身世付伧荒,分裂乾坤销猛锐。
仓海君无博浪锥,衔石今后同精卫。
鉴赏
这首诗《割地议和纪事》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深邃的历史眼光与强烈的民族情感,描绘了国家在面对强敌时的复杂决策与深刻反思。
首句“万里金瓯浑不缺”,以“金瓯”比喻国家领土完整,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自豪感。然而,“谁道千钧系一发”则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与危机,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安危可能因一念之差而改变。
“艰危一旅可重兴,何为遽把皇图割”表达了对于割地议和这一决策的质疑与担忧,认为即使面临艰难险境,也不应轻易放弃国家主权。
“今日以和保都城,恃和狎敌鼎且倾”指出通过和平手段保护都城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国家力量的削弱,甚至被敌人视为软弱可欺。
“胜败兵家有常事,数败一胜势可争”强调了战争中的胜败是常态,暗示通过努力争取胜利的可能性。
“今日未尝为血战,激使好战谁敢轻”表达了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期待,同时也对好战者的警告,提醒他们和平来之不易。
“犬戎在昔陷西京,宣王亲整六师征”回顾历史,提到古代抵御外敌入侵的英勇事迹,以此激励当前的国家。
“我朝三辅奠磐石,山海关外兵连营”描述了当前国家的防御布局,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
“大帅养重不励士,坐使越甲吾君鸣”批评了某些领导者的失职,指出缺乏激励士兵的后果。
“下国尚耻城下盟,大国上相亲行成”对比不同国家对待和平的态度,强调了尊严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重海陆失岩阻,战守无计和无名”指出面对外部威胁时,国家在战略上的困境。
“公孙用刺真下策,裴相不死非尊荣”表达了对某些决策的否定,认为牺牲尊严换取和平并非明智之举。
“辽阳自曩钟王气,台屿于今成蓬瀛”回顾历史,提及辽阳曾是王气所在,如今却成为荒凉之地,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变迁。
“一朝蹙国数千里,奥蔽尽撤将焉撑”描述了国家领土被侵占的严重后果,以及国家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嗟予头埋足又蹶,叩阍无从效曹刿”表达了个人面对国家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眼见岛夷更得天,心痛中华长失岁”表达了对国家领土丧失的深切忧虑。
“沉沦身世付伧荒,分裂乾坤销猛锐”描绘了国家陷入困境,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仓海君无博浪锥,衔石今后同精卫”以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了人民虽力量微小,但仍有决心与毅力,共同为国家的复兴努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