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出处:《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
唐 · 杜荀鹤
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
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
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
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
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
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县:全县。今:如今。
如此:这般。
残民:剩余的百姓。
数:数量。
不多:寥寥无几。
贤宰:贤能的官员。
切:深切。
争奈:却无奈。
乱兵:乱军。
皆:都。
干戈:战争。
达:影响到。
咸:都。
雨露:恩泽。
怜:可怜。
住山者:居住在山中的人。
头白:头发白了。
未:还未。
登科:通过科举考试。
翻译
全县如今这般凋敝,剩下的百姓寥寥无几。他们深知贤能的官员心系民生,但又怎能抵挡得住乱兵的侵扰。
每个人都因战争而疲惫,渴望和平与恩泽降临。
想必那些居住在山中的人,头发都白了还没能通过科举考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废墟与民生疾苦的景象。"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直接揭示了战乱后的一片荒凉,只剩下稀少的幸存百姓。"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表达了诗人对贤明官吏无法阻止战争的无奈和悲哀。"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则是说这些因战乱而起的矛盾和仇恨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平息。
最后两句"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充满了对那些隐居山中、头发已白却还未能有所成就的人们的同情。这里的"未登科"指的是这些人虽然年岁已高,却仍旧没有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反映出战乱给个人命运带来的不公和挫折。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山中隐者、残民生存状态的描写,以及对贤官无奈处境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社会秩序与人民生活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