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往从朝露,年来惊夕氲
出处:《代收泪就长路诗》
南北朝 · 刘铄
耸辔高陵曲,挥袂广川濆。
黄尘昏白日,悲风起浮云。
萧条万里别,契阔三秋分。
时往从朝露,年来惊夕氲。
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黄尘昏白日,悲风起浮云。
萧条万里别,契阔三秋分。
时往从朝露,年来惊夕氲。
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苦与时间流逝的无奈。首句“耸辔高陵曲,挥袂广川濆”以壮丽的场景开篇,马儿在高高的山陵上驰骋,衣袖在广阔的河流边挥动,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黄尘昏白日,悲风起浮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沉重。黄尘遮蔽了阳光,悲风吹起了浮云,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萧条万里别,契阔三秋分”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万里之遥的分别,三秋之久的分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的“时往从朝露,年来惊夕氲”则将时间的流逝具象化,朝露易干,夕阳易落,暗喻着岁月匆匆,人生短暂。
最后,“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两句,诗人似乎在自问或自答,是否应该继续前行,还是停留在这美好的时节?“去芳节”的徘徊与“从远军”的依迟,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是对离别的不舍,也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深刻地反映了离别之痛和时间流逝的无奈,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