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
出处:《八咏警戒 其五》
宋 · 吴处厚
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
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
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
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
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
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
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处厚所作的《八咏警戒》系列中的一篇,名为“其五”。它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首先,“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个人在追求无私的同时,也需严格约束自我,两者相辅相成。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也是对如何在社会中保持正直、公平的深刻思考。
接着,“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个人行为与内在修养的关系。它指出,每一个行动都应经过精心的考虑和修饰,使之符合道德标准;同时,这种思考和反省应成为一生的习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
随后,“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这两句则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公正清廉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反应。在追求公正的同时,可能会遭遇误解或怨言,甚至面临危险。这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坚守原则与道德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最后,“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此句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提出了应对策略。它建议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采取谦逊退让的态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风险,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思考,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系以及道德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富有哲理,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