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
出处:《寄平江开元寺雪窗光公》
元 · 张翥
独木山寮昼不开,禅馀香印已成灰。
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
佛钵供多光类玉,祖衣传久色如苔。
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
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
佛钵供多光类玉,祖衣传久色如苔。
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中寺庙景象。"独木山寮昼不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山中小屋隐蔽在浓荫之下,白天也少有人迹的寂静。"禅馀香印已成灰",暗示僧人们专注于修行,连香火燃烧后的痕迹都已化为灰烬,体现了禅宗清寂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寺分麋鹿台前住,人向鱼凫国里来",描绘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访客从远处鱼凫国(古代地名)前来朝圣的情景,增添了神秘和远方的气息。
"佛钵供多光类玉,祖衣传久色如苔",形象地描绘了佛具的洁净和岁月的痕迹,佛钵反射出犹如美玉般的光泽,而古老的祖衣则因长久使用而泛黄如苔藓,展现出历史的沉淀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最后,"一枝得个邛州竹,拄到云居不拟回",表达了诗人对雪窗光公的敬仰,他得到了邛州特产的好竹杖,决心持杖远行,直至云居寺,似乎意在表明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师长的深深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生活,展现了僧人的修行境界和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禅意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