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才希世珍,拔俗起孤峭
文章多自名,谁出得高调。
子才希世珍,拔俗起孤峭。
如解万里骏,不以羁縻要。
篇章缀清新,霞电绚天彯。
夜归借之读,掩纸疑有耀。
洗手脱世尘,飞身就遐眺。
舌骨谁谓朽,死魄如可召。
缩手不愿学,神巧谢人妙。
余材生何偏,日月费吟啸。
收奇欲身名,揽古愿独吊。
平生勇前争,未始却自料。
一日接大敌,说舌忽忘挑。
如秋九磨镜,迫我以丑照。
贪观朝日明,退失两目瞭。
愿假斧斤惠,刻形近天肖。
寄声诚甚勤,献璞定逢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送给同僚或朋友王平甫。全诗围绕书卷、学问和个人修养展开,表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文学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
“士学何漫漫”一句点明了学者求知之路广阔而深远。紧接着,“近习忘远绍”则表达了学者应将所学内化,超越浮于皮毛的学习。这里的“文章多自名”和“谁出得高调”强调了个人的文学成就与独特见解。
“子才希世珍”至“不以羁縻要”四句,赞美王平甫的才华非凡,不受世俗牵绊。这里的“如解万里骏”形象地描绘了其文笔飞扬、遒劲有力。
接下来的“篇章缀清新”至“掩纸疑有耀”六句,描述了诗人夜晚阅读王平甫作品的感受,感到文章中透露出的光彩如同霞光电闪,使自己也感到激动和怀疑。
“洗手脱世尘”一段话语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境界的向往。紧接着,“舌骨谁谓朽,死魄如可召”则表达了对王平甫才华长存、不受时光侵蚀的希望。
“缩手不愿学,神巧谢人妙”四句中,诗人自谦自己的才能无法与王平甫相比,而是感激于王平甫的才华和技艺。接着,“余材生何偏,日月费吟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充分展现才华的遗憾。
“收奇欲身名,揽古愿独吊”两句中,诗人希望王平甫能够将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传扬于世。紧接着,“平生勇前争,未始却自料”则是对王平甫一贯以来的进取精神和不服输的态度的赞美。
“一日接大敌,说舌忽忘挑”四句中,诗人借用镜子比喻来表达自己在面对高水平竞争时的紧张与自我激励。最后,“如秋九磨镜,迫我以丑照”则是希望王平甫能够成为激励自己的明镜。
“贪观朝日明,退失两目瞭”四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王平甫作品的渴望和自己在阅读中的专注,而“愿假斧斤惠,刻形近天肖”则是希望能够借助王平甫的才华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最后,“寄声诚甚勤,献璞定逢笑”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王平甫的敬意和鼓励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渴望得到王平甫作品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