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出处:《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唐 · 王维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复道:古代宫殿中高架的通道。长乐:汉代的长乐宫,皇家宫殿。
青门:长安城的东门,又称青龙门。
凤吹:指凤笛,皇家乐队所用乐器。
龙舆:皇帝的车驾。
褰旒:指皇帝放下帘子向外看。
四目:象征皇帝洞察四方。
伏槛:俯身倚靠在栏杆上。
纡三顾:三次回望,表示关心。
小苑:皇家园林或贵族的园囿。
侯家:诸侯或贵族的府邸。
飞甍:飞檐,古代建筑的屋檐。
宫树:宫中的树木。
商山:位于陕西,古代名山。
浐水:陕西的一条河流。
林端素:森林尽头的白色,可能指雪或霜。
银汉:银河,象征天庭。
天章:指皇帝的诏书。
琼筵:华美的宴席。
湛露:甘露,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
富人宠:对富人的恩宠,这里指朝廷对功臣的赏赐。
平戎:平定外敌。
简帝心:皇帝的青睐或信任。
讵得:怎能。
回天步:挽回国家的败局或改变不利的局面。
翻译
复道高架连通长乐宫,青色的城门面临大路。远远听见凤笛声热闹,隐约识别出皇帝的车驾经过。
皇帝放下帘子明察四方,倚着栏杆三次回望。
小苑与侯门相接,飞檐映衬着宫中的树木。
商山原野一片碧绿,浐水河边树林顶端一片素白。
银河落下天书,琼瑶般的宴席承载着甘露。
这难道不是对富人的恩宠,确实是因为平定戎敌的缘故。
一直以来都深得皇帝的信任,怎能挽回国家的败局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春日游宴图景。开篇“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两句,通过对道路和城门的描写,展现了皇宫宏伟与壮丽之美,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豪华气氛。“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现场的热闹和帝王威仪的隐约感。接下来的“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则细致刻画了皇家车驾的精美与行进中的庄严。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两句,不仅展示了园林的繁盛,也间接描绘出贵族宅邸的富丽。紧接着,“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一段,则以清新淡雅的色彩,勾勒出了自然景观的恬静美。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两句,以华美的词汇描绘了夜晚星空下的宴席场景,其精致与神秘令人赞叹。最后,“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一段,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以及对和平时世所能享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上层建筑的奢华与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和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