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出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十六》
唐 · 白居易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天道、命运和善恶报应等深刻议题的思考。全诗以对比的手法,探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矛盾,从而引发出于哲理的反思。
开篇两句“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通过对两条河流清浊不同的描写,隐喻着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不可强求一致。紧接着,“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表明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几句“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了功过是非、荣辱并行的人生况味,强调了评价标准的复杂性。
中间部分“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质疑了天道对人的关怀与惩罚,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和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随后,“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进一步探讨了神明赏罚之道,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然后,“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对比了善良者早逝和恶徒长存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最后几句“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通过直接向天发问,传达出诗人面对自然法则和神性意志时的无奈与困惑。而末尾“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则是诗人在无法解答宇宙奥秘的情况下,选择了顺其自然、享受生活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方式,展现了白居易深邃的思想和他对于生命、命运以及天道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