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全文

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

出处:《感咏二十首
明 · 李时行
我有一宝剑,千金价无比。
霜锷可吹毛,独抱未尝试。
几欲报明恩,杀仇向燕市。
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
携向咸阳去,杯酒徒为尔。
岁晚复归来,深藏应有俟。
终遇同心人,一骋游侠志。

鉴赏

此诗《感咏二十首(其七)》由明代诗人李时行创作,通过描绘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以及主人公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侠义精神的追求,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我有一宝剑,千金价无比”,开篇即以宝剑的非凡价值引出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于独特才能或身份的自豪与珍视。接着,“霜锷可吹毛”一句,不仅描述了宝剑锋利无比的特点,更暗喻了主人公锐意进取、不畏艰难的性格。然而,“独抱未尝试”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遗憾,仿佛宝剑虽好,却无人能识其真谛,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期待跃然纸上。

“几欲报明恩,杀仇向燕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侠义之心。他渴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报答恩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为正义而战。这种豪情壮志与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理想与抱负。

“出入少年场,所恨无知己”表达了主人公在社交场合中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找到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朋友。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思,也反映了个人在群体中的孤立感与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

“携向咸阳去,杯酒徒为尔”一句,似乎预示着主人公将带着宝剑踏上未知的旅程,或许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够欣赏并珍惜他才能的知己。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确定性的感慨。

最后,“岁晚复归来,深藏应有俟”表明主人公虽然经历了种种波折,但并未放弃寻找知音的决心。他选择将宝剑深藏,等待着那个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它的人的到来。这既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终遇同心人,一骋游侠志”则是全诗的高潮与结局,表达了主人公最终会遇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并得以实现心中那份侠义之志的愿望。这一句不仅给人以温暖与鼓舞,也展现了人性中对于友情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感咏二十首(其七)》通过宝剑这一象征物,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社会理想与人生哲学,展现了李时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