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出处:《题陈待制湖楼》
宋 · 徐照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凌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凌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妙化:奇妙的变化。人世事:世间万事。
沆瀣:道教指仙气或自然精华。
津涯:水边,这里比喻仙境的边缘。
灵蜃: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蜃吐出的幻象。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大鳖,象征大地的承载者。
醉如元亮:元亮,陶渊明的字,形容醉酒后的超然心境。
归引仲宣:仲宣,王粲的字,表达归乡的情感寄托。
郡图:行政区划的地图。
奏乐:指渔人听的音乐。
八篇:指多篇诗作。
清朝:明清两代对帝王的尊称,这里指盛世。
翻译
在天游观中欣赏奇妙的变化,世间万事都显得轻如鸿毛。仙境般的沆瀣隐藏其中,津涯如同海城般壮阔。
我独自一人超越凡尘,仰望那高洁的天地。
遵循大道,行为深藏不露,心境宁静,视听敏锐。
上空仿佛灵蜃幻化出奇景,下方巨鳌似乎在托举大地。
雨气穿过西边的帘幕,月光从东边的栏杆洒落。
山靠近左辅星宿,湖泊源自会昌之地。
风吹过寺庙,僧人的钟声悠扬,田野间小舟随意横卧。
莲花凋零,犹如收起锦绣片段,松林静谧,琴音悠扬。
濠濮之地观鱼鸟,潇湘之地缺少药草。
不必再向上攀登,即使百尺高楼,又有谁能评说。
夕阳照耀寒峰,远方传来断续的笛声。
醉意如陶渊明般逍遥,归途唤起王粲的情感。
阆苑以琼玉为贵,黄州竹林则清雅无比。
郡图上增添了圣贤遗迹,画卷记录了新的建设。
渔人聆听乐曲,满座的宾客欣赏着这一切。
八篇诗作传承古韵,四个字立下了佳名。
未必能永远隐居,期待清明天子公正衡量。
鉴赏
这首宋诗《题陈待制湖楼》是徐照所作,诗人以湖楼为观景之处,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首联“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颔联“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描绘了湖光山色中的神秘仙境,暗示了湖楼的壮丽景色。
颈联“一身凌汗漫,品类仰高明”表达了诗人豪迈之情,视万物为谦卑,寓含着对道德高尚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心境,如“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中间部分诗人借景抒怀,感叹人生如梦,又寄予希望,如“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尾联“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表达了诗人虽有隐逸之心,但仍期待在清明政治中有所作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