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卉不敢傍,瑶台清且凉
出处:《寄题江东兰逸监司瑶芳亭》
元末明初 · 刘基
江蓠悲楚佩,丛桂空秋霜。
兹花时秀绝,得升君子堂。
艳色非我贵,皎洁有馀光。
仙人美良夜,鸣玉来琳琅。
纤云淡华月,色映青凤凰。
飘飘白霓佩,左右参翱翔。
众卉不敢傍,瑶台清且凉。
闻有千岁实,其味如琼浆。
愿持寿明主,天地同久长。
兹花时秀绝,得升君子堂。
艳色非我贵,皎洁有馀光。
仙人美良夜,鸣玉来琳琅。
纤云淡华月,色映青凤凰。
飘飘白霓佩,左右参翱翔。
众卉不敢傍,瑶台清且凉。
闻有千岁实,其味如琼浆。
愿持寿明主,天地同久长。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寄题江东兰逸监司瑶芳亭》,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寄寓了对高尚品格和美好祝愿的主题。首句“江蓠悲楚佩”以江边的香草比喻兰花的清雅,暗示其遭遇不遇的哀愁;“丛桂空秋霜”则与兰花形成对比,桂花虽华丽,但不及兰花的高洁。接下来,诗人赞美兰花在秋季盛开,犹如君子登堂入室,光彩照人。
“艳色非我贵,皎洁有馀光”强调兰花的内在价值,而非外在的艳丽,其纯洁的品质如同仙人般美好。“鸣玉来琳琅”形容其声名远播,如同美玉般清脆响亮。诗人接着描绘夜晚的兰花,月光下如凤凰般绚丽,霓虹飘动,显得超凡脱俗。
“众卉不敢傍,瑶台清且凉”进一步突出兰花的高贵,其他花卉不敢靠近,瑶台般的亭子因兰花而更显清雅宁静。最后,诗人借兰花的千年果实,象征长寿和圣明,祝愿君主如天地般长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通过兰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盛世明君的期盼,体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