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江白如练,千丈峡中流
出处:《题练江渔钓图为郑伯威赋》
明 · 刘崧
练江白如练,千丈峡中流。
客有槎上仙,啸歌在扁舟。
风吹石楠树,沙浪蹙微雪。
潭影见垂萝,悬猿弄明月。
东望七里滩,苍苍云雾间。
寻源不知远,时听棹歌还。
客有槎上仙,啸歌在扁舟。
风吹石楠树,沙浪蹙微雪。
潭影见垂萝,悬猿弄明月。
东望七里滩,苍苍云雾间。
寻源不知远,时听棹歌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练江渔钓图》描绘了练江的壮丽景色和渔夫的闲适生活。"练江白如练,千丈峡中流",以江水比喻为洁白的绸缎,形象地展现了江水在深邃峡谷中的流淌,画面生动。"客有槎上仙,啸歌在扁舟",将渔夫比作仙人,乘着木筏在江上悠然歌唱,富有诗意。
"风吹石楠树,沙浪蹙微雪",通过风动石楠与沙浪的描绘,增添了江面的动态感,仿佛微雪般细腻。"潭影见垂萝,悬猿弄明月",写潭水倒映着垂下的藤蔓,以及猿猴在月光下嬉戏,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东望七里滩,苍苍云雾间",描绘了远处滩头被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辽阔而迷蒙之感。"寻源不知远,时听棹歌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渔夫探索未知源头的好奇,以及听到渔歌回荡时的宁静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练江的自然风光,融入了渔夫的生活情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