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出处:《题朱雪岩小影图文公之后居南雄者》
元末明初 · 陈谟
一鹤传书海上回,氅衣正对雪花开。
燕云赋罢空前席,粤水归吟但废台。
遗像有神看画史,诸孙传业待春魁。
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燕云赋罢空前席,粤水归吟但废台。
遗像有神看画史,诸孙传业待春魁。
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文化交融的画面。首句“一鹤传书海上回”,以鹤传书的典故开篇,寓意深远,象征着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延续。鹤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智慧和高洁的象征意义,此处通过鹤的归来,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回归与传承。
接着,“氅衣正对雪花开”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氅衣(古代的一种长袍)与雪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纯洁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燕云赋罢空前席”中的“燕云”指的是燕山和云州,这里泛指北方的辽阔之地。“赋罢”意味着完成了一篇关于北方壮丽景色或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而“空前席”则强调了此作品的卓越与独特,它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独树一帜。
“粤水归吟但废台”则转向南方,通过“粤水”(泛指广东一带的河流)和“废台”(废弃的台阁),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追忆。
“遗像有神看画史”一句,通过“遗像”和“画史”两个意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艺术创作的重视,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诸孙传业待春魁”则聚焦于家族传承,表达了对后辈学习与成长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最后,“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两句,以“考亭”(即朱熹讲学的地方)和“云谷”(可能是指朱熹的隐居地)为背景,强调了朱熹及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学者的启迪。同时,通过“书香”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未来一代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自然和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知识、艺术和教育的尊重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文化底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