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初披绣藓认星文,近爱疏檐驻夏云全文

初披绣藓认星文,近爱疏檐驻夏云

出处:《庭石歌
明 · 黄衷
野老庭前十二石,一一皆含太古色。
英山神骨劈空青,震泽蛟宫移崱屴。
初披绣藓认星文,近爱疏檐驻夏云
米家袍笏风流在,牛相亭台景物分。
嵌岩虚窍各有态,浩气秋霄凝沆瀣。
祇应妙月照玲珑,肯许浮埃栖翠黛。
两峰巧峙玉孱颜,伏虎蟠螭绮席环。
何必零陵誇故事,直从斋阁看巫山。
野老龙钟得石性,对石不语如禅定。
五松亦是雪霜姿,坐阅乾坤斗苍劲。

鉴赏

这首《庭石歌》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庭中十二块奇石的自然之美与深邃之韵。

首先,诗人以“野老庭前十二石”开篇,点明了石的所在之地与数量,暗示了这些石的自然与古老。接着,“一一皆含太古色”,强调了石的原始与古老,仿佛它们承载着远古的气息。随后,通过“英山神骨劈空青,震泽蛟宫移崱屴”两句,将石比作英山的神骨与震泽蛟宫的移位,形象地展现了石的高耸与独特。

“初披绣藓认星文,近爱疏檐驻夏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上的苔藓与星辰图案,以及夏日云朵的停留,赋予了石以生命与时间的流转感。接下来,“米家袍笏风流在,牛相亭台景物分”则将石与历史人物、景观相联系,增添了人文色彩。

“嵌岩虚窍各有态,浩气秋霄凝沆瀣”两句,通过“岩”、“窍”、“气”、“霄”等意象,描绘了石的形态与环境氛围,展现了其内在的空灵与外在的广阔。最后,“祇应妙月照玲珑,肯许浮埃栖翠黛”两句,以月亮与尘埃的对比,突出了石的纯净与静谧。

“两峰巧峙玉孱颜,伏虎蟠螭绮席环”则通过“峰”、“玉”、“虎”、“螭”等元素,进一步描绘了石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诗人以“何必零陵誇故事,直从斋阁看巫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欣赏,而非依赖于传说或故事。

最后,“野老龙钟得石性,对石不语如禅定。五松亦是雪霜姿,坐阅乾坤斗苍劲”两句,以“野老”与“五松”的形象,再次强调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庭中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