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出处:《留别浯溪诸友》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
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
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名为《留别浯溪诸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诗人以“长揖”这一古代礼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不舍。秋季已过半,时间匆匆,预示着离别的紧迫感。
颔联“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通过明月的形象,象征着虽时空遥远,但友情如同明月般永恒不变,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颈联“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运用自然景象,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山川草木,潮水奔腾,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尾联“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诗人倚靠在船头,歌声渐歇,心中满是离别的思绪。今夜的风雨似乎更加凄凉,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