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流水六十载,今日燕山遇乃孙
出处:《送侄婿刘铉南归》
明 · 杨士奇
忆过沙溪访隐君,静安堂上倒芳樽。
转头流水六十载,今日燕山遇乃孙。
转头流水六十载,今日燕山遇乃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侄婿刘铉南归(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与隐居之士在沙溪边的会面,以及在静安堂上畅饮的情景。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已过去了六十年。如今,在燕山之地,诗人竟然遇到了隐士的孙子,这份意外的重逢,让诗人感慨万千。
诗中的“忆过沙溪访隐君”一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与隐士共享清风明月。接着,“静安堂上倒芳樽”,则展现了诗人与隐士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饮酒这一行为,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转头流水六十载”,这句诗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无情与漫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最后,“今日燕山遇乃孙”,则将故事推向高潮,意外的重逢让诗人感到既惊喜又感慨,似乎在这一刻,过去的记忆与现实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流转、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让人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对时间、对人情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