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借箸思人杰,摧锋属少年全文

借箸思人杰,摧锋属少年

宋 · 朱熹
江北传烽火,胡儿大入边。
已闻隳列障,不但扰屯田。
借箸思人杰,摧锋属少年
偷安惭暇食,万灶起愁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危机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

首句“江北传烽火”,烽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手段,这里象征着边境的警报,暗示着战争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接着,“胡儿大入边”点明了敌人的入侵,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紧张局势。

“已闻隳列障,不但扰屯田。”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战争的影响,不仅破坏了边境的防御工事,还扰乱了屯田活动,意味着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民生受到威胁。

“借箸思人杰,摧锋属少年。”“借箸”源自《史记》,比喻借他人之谋略解决问题。这里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杰出人才能出谋划策,解决边疆危机。同时,“摧锋属少年”则赞扬了年轻将领的勇敢和担当,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保卫国家。

“偷安惭暇食,万灶起愁烟。”“偷安”指在危机中寻求暂时的安宁,但作者对此表示惭愧,因为这种安逸是在战争阴影下的虚假和平。“万灶起愁烟”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无数士兵和百姓的生活因战争而充满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危机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英勇将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苦难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