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礼曹官,今摇庆阳鞭
出处:《赠林汝和通判》
明 · 陈献章
在昔黄金台,与子初周旋。
萍逢忽相失,不见垂十年。
昔为礼曹官,今摇庆阳鞭。
常闻太华峰,峻绝峙中天。
雅志在登陟,矫如孤鹄鶱。
适来南海旁,问讯沧洲廛。
语旧未终日,栖栖有所牵。
丈夫重出处,富贵如浮烟。
行则为在田,止则为在渊。
劳劳夫何为,赠子千金言。
萍逢忽相失,不见垂十年。
昔为礼曹官,今摇庆阳鞭。
常闻太华峰,峻绝峙中天。
雅志在登陟,矫如孤鹄鶱。
适来南海旁,问讯沧洲廛。
语旧未终日,栖栖有所牵。
丈夫重出处,富贵如浮烟。
行则为在田,止则为在渊。
劳劳夫何为,赠子千金言。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赠林汝和通判》诗,以黄金台的典故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友人林汝和共事的回忆。"萍逢忽相失"四句,写两人曾经的亲密交往突然中断,已有十年未见,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接着,诗人描述了林汝和的变迁,从礼曹官转为庆阳鞭(可能指官职调动),暗示了他的仕途起伏。诗人以华山的峻峭比喻林汝和的高尚志向,他向往攀登高峰,如同孤鹄展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来到南海边,探访林汝和的新居,感叹时光匆匆,旧时交谈尚未尽兴,就被琐事牵绊。诗人强调了男人应看重进退,视富贵如过眼云烟,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以"赠子千金言"作结,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临别之际的叮嘱,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处,都应保持本心,坚持自己的原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