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死节堪与
出处:《义犬行有序》
明 · 卢龙云
犬马之私世所有,衔恩总缘豢养久。
死生之际义所难,胡然得之丧家狗。
吁嗟乎,白杨古冢空累累,不见声称及后来。
丰碑长傍一抔土,题以义犬何奇哉。
行如狗彘人羞比,留却芳名翻若此。
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死节堪与。
宿草荒阡掩秽骸,往来观者嗟未已。
君不见鹄苍昔日美徐宫,礼锡君王称狗垄。
又不见洛下传书慰陆机,亦留孤冢呼黄耳。
古之葬者若论功,今之葬者彰其义。
乾坤正气属斯人,平生恩爱与谁亲。
一朝反眼不相识,羞对前丘义犬坟。
死生之际义所难,胡然得之丧家狗。
吁嗟乎,白杨古冢空累累,不见声称及后来。
丰碑长傍一抔土,题以义犬何奇哉。
行如狗彘人羞比,留却芳名翻若此。
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死节堪与。
宿草荒阡掩秽骸,往来观者嗟未已。
君不见鹄苍昔日美徐宫,礼锡君王称狗垄。
又不见洛下传书慰陆机,亦留孤冢呼黄耳。
古之葬者若论功,今之葬者彰其义。
乾坤正气属斯人,平生恩爱与谁亲。
一朝反眼不相识,羞对前丘义犬坟。
鉴赏
这首《义犬行有序》由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通过描绘义犬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诗中将义犬与人类的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
首句“犬马之私世所有”,点出犬马作为宠物在世间普遍存在,但紧接着“衔恩总缘豢养久”转折,指出犬之所以忠诚,是因为长期被豢养和照顾。接下来,“死生之际义所难,胡然得之丧家狗”则提出疑问,为何在生死关头,犬能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忠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吁嗟乎,白杨古冢空累累,不见声称及后来”表达了对过去忠诚犬只的怀念,以及对它们事迹逐渐被遗忘的感慨。“丰碑长傍一抔土,题以义犬何奇哉”则赞美了为纪念这些忠诚的犬只而树立的丰碑,认为这是对它们非凡品质的极好表彰。
“行如狗彘人羞比,留却芳名翻若此”将犬的忠诚行为与人类的羞愧形成对比,强调了犬类忠诚的高尚性。“贫贱相随未足嘉,临难守死节堪与”进一步阐述了忠诚不分地位,即使在困难时刻也能坚守承诺。
“宿草荒阡掩秽骸,往来观者嗟未已”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对义犬事迹的持续关注和感慨。“君不见鹄苍昔日美徐宫,礼锡君王称狗垄”和“又不见洛下传书慰陆机,亦留孤冢呼黄耳”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古之葬者若论功,今之葬者彰其义。乾坤正气属斯人,平生恩爱与谁亲。一朝反眼不相识,羞对前丘义犬坟”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对那些在关键时刻背叛忠诚的人进行了讽刺和谴责。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深刻地探讨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这一道德品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