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才十倍我,而气亦倍之
出处:《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君才十倍我,而气亦倍之。
等閒弄笔札,时复杂怒嬉。
东坡乃天人,群怪吠故宜。
只惜元祐政,厮坏无一遗。
颇亦怼君激,何妨少委蛇。
胡为料虎头?一斥濒九危。
世运实丁此,陆沈坐咎谁?兹境恍昨昔,三复涕涟洏。
等閒弄笔札,时复杂怒嬉。
东坡乃天人,群怪吠故宜。
只惜元祐政,厮坏无一遗。
颇亦怼君激,何妨少委蛇。
胡为料虎头?一斥濒九危。
世运实丁此,陆沈坐咎谁?兹境恍昨昔,三复涕涟洏。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反思。
首先,诗人以“君才十倍我,而气亦倍之”开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才华出众者的钦佩之情。接着,“等閒弄笔札,时复杂怒嬉”两句,描绘了这些人才在日常生活中或轻松或激烈的状态,展现了他们多面的性格特征。
“东坡乃天人,群怪吠故宜”一句,诗人将苏轼(东坡)比作天人,暗示其非凡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同时通过“群怪吠”形象地描述了周围人的嫉妒与不满。接下来,“只惜元祐政,厮坏无一遗”表达了对元祐年间政治局面的惋惜,认为那些优秀的政策最终未能得到妥善的实施。
“颇亦怼君激,何妨少委蛇”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态度,既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不满,又建议应适当调整,保持一定的圆融。紧接着,“胡为料虎头,一斥濒九危”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某位杰出人物遭遇不幸命运的同情和不解。
最后,“世运实丁此,陆沈坐咎谁?”诗人将个人的感慨上升至对时代背景的思考,提出“世运”(时代潮流)的推动者应承担的责任问题。而“兹境恍昨昔,三复涕涟洏”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流露出深深的悲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才华、政治、命运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