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全文

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

出处:《不欺斋
宋 · 周文璞
陈兄榜名不欺斋,不欺本自诚中来。
晚周洙泗汉伊雒,中间此道寒如灰。
不欺斋中一尊酒,兄乎此意差耐久。
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
君不见汤脱胡桃一语失,此是迂翁年少日,陈兄再拜吾事毕。

拼音版原文

chénxiōngbǎngmíngzhāiběnchéngzhōnglái

wǎnzhōuzhūhànluòzhōngjiāndàohánhuī

zhāizhōngzūnjiǔxiōngchànàijiǔ

zhēnqíngwǎngwǎngdàotóngkuàngqīnzhīpéngyǒu

jūnjiàntāngtuōtáoshīshìwēngniánshǎo

chénxiōngzàibàishì

注释

榜名:字号。
不欺斋:陈兄的号。
诚中来:诚实源自内心。
洙泗: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教育中心。
伊雒: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这里指代文化传承。
尊酒:敬酒,表示诚意。
差耐久:能持久。
僮仆:仆人。
亲知:亲人和知己。
汤脱胡桃:典故,形容汤公年轻时的失误。
迂翁:老者,这里可能指汤公。
再拜:两次鞠躬,表示敬意。

翻译

陈兄的字号叫不欺斋,他的诚实源自内心深处。
从周朝的洙泗到汉代的伊雒流域,这条诚信之道曾冷淡如灰烬。
在不欺斋中,一杯酒中蕴含着诚意,兄长,这心意能持久。
真诚常常能感动仆人,更何况是亲人和朋友。
你没看到吗?汤公一句话失误,那还是他年轻时的事,陈兄,我向你深深鞠躬,此事就此结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不欺斋》,以陈兄为引子,探讨了"不欺"这一主题。诗中提到陈兄的名字寓含着诚实的品质,这种诚实源自内心的真诚。诗人将这种"不欺"的精神追溯到儒家学说的源头——孔子时代的洙泗和汉代的伊雒地区,强调了这种美德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不欺斋中一尊酒",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对陈兄坚守不欺原则的敬意,认为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在饮酒的轻松时刻也依然持久。接着,诗人指出真情往往能感动最底层的人,更何况是亲密的朋友之间。

最后,诗人通过讲述汤脱胡桃的故事,表明即使是年少时的不慎失言,也能成为人生的教训。陈兄的"不欺"精神让诗人深感敬佩,他向陈兄致以再拜,表示自己的事务已了结,对陈兄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诚实守信的美德,通过陈兄的形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