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
出处:《五仄体寄何似公》
明 · 伍瑞隆
向夕不得志,仗剑倚落日。
地僻过客少,径冷藓迹密。
白露下野草,岁序自倏忽。
感此怆五内,有美意不怿。
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
所契在沥胆,岂曰著与述。
一壑幸独保,把臂岂自失。
地僻过客少,径冷藓迹密。
白露下野草,岁序自倏忽。
感此怆五内,有美意不怿。
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
所契在沥胆,岂曰著与述。
一壑幸独保,把臂岂自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傍晚时分,手持长剑,倚靠在西下的太阳旁,独自漫步于荒僻之地的情景。四周人迹罕至,小径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透露出一种孤寂与静谧。白露轻降,野草摇曳,时光悄然流逝,让人不禁感慨岁月如梭。
诗人内心充满悲凉与忧伤,面对这苍茫的景色,他感到五脏六腑都充满了哀愁,心中虽有美好的情感,却难以言表。他思念着远方的朋友何似公,长久未见,心中满是感慨和期盼。两人之间的情感深厚,无需言语表达,就像古人说的“知音难觅”,友情的价值在于心灵的契合,而非文字的记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朋友身处他方,但那份心意如同山谷中的清泉,永远流淌在彼此的心间。他相信,只要心意相通,即便不能常相陪伴,也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这份情谊足以温暖彼此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