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
忽惊节物改,树密莺声老。
滥陪闲中客,载酒寻芳草。
东郊纵所适,苍莽事幽讨。
谁欤有隐居,溪谷相郁缭。
疏篱映脩竹,叩门许径造。
主人虽锄耰,好客自酒扫。
结茅□□年,种木今合抱。
飘然佳公子,忽弄松风操。
丝桐岂能尔,妙意超物表。
归途践危桥,月上千林缟。
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过与友人赵伯充一同游览曲水赵氏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与友人的欢聚之情。
首句“三春失行乐,风雨与病恼”表达了春天时节,因风雨和疾病而无法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接着“忽惊节物改,树密莺声老”描绘了季节更替,树木茂密,黄莺叫声渐老的景象,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滥陪闲中客,载酒寻芳草”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不期而遇,一同载酒寻觅春日美景的悠闲场景。“东郊纵所适,苍莽事幽讨”进一步描绘了他们自由自在地在东郊探索,寻找幽静之地的惬意。
接下来的“谁欤有隐居,溪谷相郁缭”引出了一处隐居之所,溪谷环绕,环境幽静,暗示了这里可能隐藏着一位隐士。“疏篱映脩竹,叩门许径造”描绘了通往隐居之所的道路,竹篱疏落,修竹映衬,门前有人应声而开,允许他们进入。
“主人虽锄耰,好客自酒扫”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即使在劳作之余,也会为来访的客人清扫道路,准备酒宴。“结茅□□年,种木今合抱”描述了主人居住的简陋茅屋,以及他多年来辛勤种植树木,如今树木已长成参天大树。
“飘然佳公子,忽弄松风操”则赞美了来访的公子,他的举止优雅,仿佛能随风弹奏松涛之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丝桐岂能尔,妙意超物表”进一步强调了公子的音乐才华,认为即使是琴瑟也无法表达其高妙的意境。
最后,“归途践危桥,月上千林缟”描绘了返回时经过一座危险的桥梁,月光洒在林间,一片洁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兹游非人寰,俗耳不可道”则表达了这次旅行的非凡体验,认为是超越世俗的,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友情之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游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