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空山寂,幽蝉时自吟
出处:《访程山人不遇》
明 · 方弘静
避喧来谷口,爱此青松阴。
永日空山寂,幽蝉时自吟。
花源应未隔,萝径杳难寻。
稍觉尘襟豁,方知仙境深。
永日空山寂,幽蝉时自吟。
花源应未隔,萝径杳难寻。
稍觉尘襟豁,方知仙境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方弘静的《访程山人不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居景象。首句“避喧来谷口”,表达了诗人主动选择远离尘嚣,来到山谷深处的愿望,显示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接着,“爱此青松阴”点出诗人对青松苍翠阴凉的喜爱,寓意着高洁的人格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永日空山寂,幽蝉时自吟”两句,通过描绘空山的寂静和蝉鸣的偶尔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长的氛围,暗示了山人可能不在,但山间的自然景色依然引人入胜。诗人借蝉声表达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
“花源应未隔,萝径杳难寻”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中的桃花源般的隐居之地的想象,虽然路径难觅,但诗人坚信山人所处之处并非遥不可及,暗含着对隐士生活的深深敬仰。
最后两句“稍觉尘襟豁,方知仙境深”,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暂时消散,从而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仙境般的超凡脱俗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程山人的深深敬仰,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