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出处:《喜得建茶》
宋 · 陆游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
雪霏庾岭红丝硙,乳泛闽溪绿地材。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
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雪霏庾岭红丝硙,乳泛闽溪绿地材。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
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食:精致的食物。草莱:简陋的地方。
重奁:重重包裹。
初喜:初次的喜悦。
雪霏:雪花飞舞。
庾岭:地名,指庾岭山脉。
红丝硙:红色茶叶研磨。
乳泛:茶液泛起。
闽溪:地名,指福建的溪流。
绿地材:绿色的茶叶。
舌本:舌头。
甘尽日:整天甘甜。
鼻端:鼻尖。
鼾如雷:鼾声如雷。
故应:理应。
不负:不辜负。
朋游:朋友间的游赏。
手挈:手提。
风炉:烧水的小炉子。
竹下:竹林之下。
翻译
精美的食物如何能到达简陋之地,打开重重包裹初见欢喜。白雪纷飞的庾岭上研磨红色的茶叶,闽溪的绿叶茶液泛起。
整天舌头都留有甘甜,鼻息间不再有鼾声如雷。
如此,定不会辜负朋友们的游赏之意,手提风炉和竹子一同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喜得建茶》,主要描绘了诗人得到珍贵的建茶(福建产的一种名茶)后的欣喜之情。首句“玉食何由到草莱”表达了对建茶难得一见的珍视,暗示其品质非凡。次句“重奁初喜坼封开”则通过打开精美的包装,展现了期待揭开神秘面纱的兴奋。
第三句“雪霏庾岭红丝硙”运用了比喻,将茶叶比作庾岭上的白雪,碾磨成红色的细末,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建茶的色泽和加工过程。第四句“乳泛闽溪绿地材”进一步描绘了茶汤的色泽,如同闽江边绿色的草地,清新诱人。
“舌本常留甘尽日”表达了诗人品茶时的满足感,满口余香,回味无穷。“鼻端无复鼾如雷”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因为茶香而忘却了平日的鼾声,显示出建茶带来的宁静与享受。
最后两句“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愿,想象着与好友一同煮茶品茗,共享这来自山野的清雅之乐,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建茶的喜爱和对其品质的赞美,以及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