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论圭瓒,寒于嚼水晶
出处:《次韵汪少卿赠别》
宋 · 方岳
一诗传戟外,春亦肯随行。
老不论圭瓒,寒于嚼水晶。
梦惊池草合,香泛墨花轻。
立尽沙头月,鸥清睡不成。
老不论圭瓒,寒于嚼水晶。
梦惊池草合,香泛墨花轻。
立尽沙头月,鸥清睡不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诗:指代一首流传的诗。传:流传。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外:外部,这里指战场之外。
老不论:不论年龄。
圭瓒:古代祭祀时用来盛酒的器具。
寒于嚼水晶:形容极度寒冷,比咀嚼水晶还要冷。
梦惊:梦中惊醒。
池草合:池塘中的草仿佛合拢在一起。
香泛:香气飘散。
墨花:墨水中的花纹或墨迹。
轻:轻盈。
立尽:一直站立到……尽头。
沙头:沙滩边。
鸥清:鸥鸟的叫声清脆。
不成:不能,无法。
翻译
一首诗在战场之外流传,春天也愿意陪伴着前行。无论年老与否,都不再讲究礼仪,寒冷的感觉比咀嚼水晶还要强烈。
梦中惊醒,池塘草木仿佛合拢,墨香在纸上轻轻飘散。
我在沙滩上一直站立直到月亮落下,鸥鸟的清鸣使我无法入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汪少卿赠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一诗传戟外,春亦肯随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之情,以及春天的气息也似乎随着这份情感而至。这里的“戟”可能指的是边塞或军中,暗示友人可能在外地为国守卫。
“老不论圭瓒,寒于嚼水晶。”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坚持,以及对严寒天气的体验。这里的“圭瓒”指的是古代的酒具,而“嚼水晶”则形容寒冷如同嚼碎冰玉一般。
“梦惊池草合,香泛墨花轻。”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春夜中被梦惊醒,看到池塘中的野草随风摇曳,以及书房中墨香的细腻。这里的“墨花”可能指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墨。
“立尽沙头月,鸥清睡不成。”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在沙滩上仰望满天的明月,不禁感慨万千,以至于连鸥鸟都能安然入睡,而自己却因思绪万千而难以成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