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系不食,萍梗飘自由
明 · 王世贞
之子乏时韵,颓然初一丘。
为玄转寂寞,守黑故夷犹。
五岳无禽向,三径有羊求。
以兹衡门色,坐摄太华秋。
衣食疑神隐,诗书与卧游。
何悟欃枪下,顿使客星愁。
鳌簪摧碣石,凿齿啖神州。
血改勾吴道,烽炎沧海流。
匏瓜系不食,萍梗飘自由。
恐晚丹青意,谁堪玉石谋。
天目亮怀阻,地肺未云脩。
宁因贵六尺,讵忍弃千秋。
为玄转寂寞,守黑故夷犹。
五岳无禽向,三径有羊求。
以兹衡门色,坐摄太华秋。
衣食疑神隐,诗书与卧游。
何悟欃枪下,顿使客星愁。
鳌簪摧碣石,凿齿啖神州。
血改勾吴道,烽炎沧海流。
匏瓜系不食,萍梗飘自由。
恐晚丹青意,谁堪玉石谋。
天目亮怀阻,地肺未云脩。
宁因贵六尺,讵忍弃千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生的担忧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描绘了俞生身处险境,如同山丘上的颓然者,因时局动荡而陷入孤独与迷茫。他身处乱世,五岳不再宁静,三径上寻求庇护,生活简朴却坚守节操,仿佛在衡门之中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太华山色。
诗人感叹俞生的生活状态,衣食虽简,却如神仙般超脱,通过诗书寄托情感,然而现实中的战乱使他忧虑,如欃枪(彗星)下的客星般愁苦。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鳌簪摧碣石”、“凿齿啖神州”等形象比喻,形容战事的残酷和国家的沦陷,烽火连天,江海为之变色。
俞生身处危难,犹如匏瓜虽系却无法食用,只能随波逐流,诗人担心他的忠诚和才华可能被忽视,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因为一时权势而放弃长远的道义,即使面临阻碍,也宁愿坚守原则,不因富贵而改变立场。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乱世时局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