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
出处:《天寿八首》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英宗北狩返鸾旂,花萼双悬日月辉。
大隗何曾迷圣驭,单于终是畏天威。
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
此度文孙重出塞,无人更解白登围。
大隗何曾迷圣驭,单于终是畏天威。
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
此度文孙重出塞,无人更解白登围。
鉴赏
这首诗《天寿八首(其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英宗北狩归来的情景,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首句“英宗北狩返鸾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英宗北狩归来的情景,鸾旗代表皇家仪仗,暗示英宗身份尊贵,历经艰险后终于返回。接着“花萼双悬日月辉”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英宗的归来比作日月重辉,寓意其归来给国家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
“大隗何曾迷圣驭,单于终是畏天威”两句,通过对比大隗(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此处借指英宗)与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强调英宗的权威和天威不可侵犯,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能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力量。
“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描绘了自然景象,榆河雨急象征着局势的紧张,龙时啸则暗喻英宗的威严和力量;汤岭秋高雪已飞,则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此度文孙重出塞,无人更解白登围”表达了对英宗再次出征的感慨,文孙可能指的是英宗的后代,而白登围则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这里用以比喻英宗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句暗示尽管英宗再次出征,但可能无人能完全理解或解决他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宗北狩归来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