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源有定所,织女在何处全文

何源有定所,织女在何处

清末民国初 · 曹倜
河水何茫茫,云是牛女渡。
君志在四海,去增无回顾。
昂头日月低,举目烟霞护。
即此有仙源,何必溷尘雾。
忆昔有张骞,荒词鲜所据。
何源有定所,织女在何处
我愿乘长风,鼓棹大江去。
手持照水犀,怪物尽剖著。
展君乘槎图,莫教俗眼觑。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倜所作,名为《题丁绶丞司马乘槎图》。诗中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富有想象的画面,通过“河水何茫茫”开篇,引出牛郎织女渡河的神话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远行的感慨与祝福。

“君志在四海,去增无回顾”,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广阔世界的决心和勇气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接下来的“昂头日月低,举目烟霞护”,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远行时的豪迈姿态,仿佛能与日月争辉,周围被烟霞环绕,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

“即此有仙源,何必溷尘雾”,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肯定,认为真正的归宿不在于世俗的尘埃之中,而是在于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种思想与道家哲学相契合,强调了内心的超越与解脱。

后半部分转而探讨历史人物张骞的故事,通过“我愿乘长风,鼓棹大江去”表达了诗人自己及友人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渴望。手持“照水犀”,不仅象征着智慧与力量,也寓意着能够洞察世事、揭露真相的决心。最后,“莫教俗眼觑”,则是对世俗偏见的挑战,鼓励人们保持独立思考,不被传统观念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追求的共鸣,还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