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偏存少者亡,化机颠倒断人肠
出处:《哭时褒四首》
明 · 林光
老者偏存少者亡,化机颠倒断人肠。
商南谁识昌黎苦,东鲁愁催子夏忙。
遗语每思童孝子,捷才堪见旧诗囊。
两行珠泪何时竭,山作江湖海植桑。
商南谁识昌黎苦,东鲁愁催子夏忙。
遗语每思童孝子,捷才堪见旧诗囊。
两行珠泪何时竭,山作江湖海植桑。
鉴赏
这首诗《哭时褒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老者偏存少者亡”,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生命的不公与无常,老者尚在,而年轻的生命却已消逝,这种反差让人心生悲凉。接着,“化机颠倒断人肠”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生命的消逝比作是自然法则的颠倒,让人感到心痛不已。
“商南谁识昌黎苦,东鲁愁催子夏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提到的是韩愈(昌黎)和孔子的学生子夏,分别代表了文学与教育的领域,暗示了逝者在这些领域的贡献与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完成事业的遗憾。
“遗语每思童孝子,捷才堪见旧诗囊”则转向对逝者个人品质与才华的赞美,通过回忆逝者生前的话语与作品,表达了对其智慧与品德的敬仰。这里的“童孝子”可能指的是逝者对子女的教诲与影响,而“旧诗囊”则象征着逝者留下的文学遗产。
最后,“两行珠泪何时竭,山作江湖海植桑”两句,以泪流不止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同时将山比喻为江湖海,形象地展示了逝者生前的影响如同广阔的水域,深远而广阔。植桑则寓意着逝者的精神与成就如同桑树一般,生生不息,继续影响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情感、成就的回顾与缅怀,表达了深沉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