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秋藓滑,吾亦为诗来
出处:《次韵酬戴式之》
宋 · 方岳
山房秋藓滑,吾亦为诗来。
家远雁初到,边寒菊未开。
贫知心事古,老觉鬓毛催。
能共清谈否,呼童急洗杯。
家远雁初到,边寒菊未开。
贫知心事古,老觉鬓毛催。
能共清谈否,呼童急洗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房:指山中的居所。秋藓:秋季生长的苔藓。
滑:形容苔藓湿润。
吾亦:我也是。
为诗来:特地来写诗。
家远:家在远方。
雁初到:大雁刚从远方飞来。
边寒:边疆的寒冷。
菊未开:菊花尚未开放。
贫知:在贫困中懂得。
心事古:人情世故古老而深沉。
鬓毛催:鬓发催人老去。
能共:能否一起。
清谈:清淡的谈话,也指高雅的交谈。
急洗杯:急忙叫童子洗杯子。
翻译
秋天山房里的苔藓湿润而滑腻,我也为此特意前来写诗。因为家路遥远,大雁刚刚飞到,边境的寒冷还未让菊花开放。
在贫困中我深知人情古道,随着年老感觉鬓角的白发催人衰老。
你能否与我共享清谈呢?快叫童子赶紧洗杯准备茶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山中隐居的场景,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山房秋藓滑"一句,藓草覆盖山间小屋,显得平缓而柔和,秋意浓重,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
"吾亦为诗来"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启发,也要创作诗歌。接下来的"家远雁初到",通过远方归来的大雁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而"边寒菊未开"则描绘了一幅秋季的景象,菊花尚未开放,反映出时序尚早,天气依然寒冷。
"贫知心事古"一句表明尽管生活清贫,但内心的志趣和情操却是古朴而不失真挚。紧接着"老觉鬓毛催"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渐老的感慨,鬓发转白,更添几分急迫之感。
最后两句"能共清谈否,呼童急洗杯"显示了诗人希望与知己共同品茗畅谈,以此来消磨岁月。这里的“清谈”不仅指的是清净无为的闲聊,更蕴含着对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