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催蓬鬓,家园滞綵衣
出处:《寄郑生二首》
明 · 李梦阳
故菊开谁对,新醪怅尔违。
耳憎木叶下,心与塞鸿归。
儿女催蓬鬓,家园滞綵衣。
问君称庆暇,何处采山薇。
耳憎木叶下,心与塞鸿归。
儿女催蓬鬓,家园滞綵衣。
问君称庆暇,何处采山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寄郑生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生活的感慨。首句“故菊开谁对”描绘了秋日菊花盛开却无人共赏的寂寥,暗寓友人不在身边的孤独。次句“新醪怅尔违”则流露出对未能共饮新酿美酒的遗憾和对朋友离去的惆怅。
“耳憎木叶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落叶声入耳,更添离别之苦。诗人的心境随着“心与塞鸿归”而飘向远方,希望能像北雁一样飞回故乡或与友人相聚之地。
“儿女催蓬鬓”写出了岁月催人老,家中孩子催促着诗人快些回家,反映出家庭的责任和亲情的牵绊。然而,“家园滞綵衣”又暗示出诗人滞留他乡,无法立即归家的无奈。
最后两句“问君称庆暇,何处采山薇”,诗人以询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郑生的关心,也寓言自己在忙碌中无暇欢庆,只能想象在山野间采摘薇草(一种象征隐逸生活的植物),寄托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