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回便重到,我齿已半百
出处:《次韵储检法送行》
宋 · 项安世
别去动经年,相过但旬日。
会心能几何,欢意忽已失。
何年岘山头,此主复此客。
官回便重到,我齿已半百。
侍立四颜红,岂有今日色。
坐中六七子,星散那再得。
念之意已动,况此真远役。
秋风洞庭岸,落日贾傅宅。
主人九霄上,怅望云雨隔。
回首叫苍梧,知予正愁寂。
会心能几何,欢意忽已失。
何年岘山头,此主复此客。
官回便重到,我齿已半百。
侍立四颜红,岂有今日色。
坐中六七子,星散那再得。
念之意已动,况此真远役。
秋风洞庭岸,落日贾傅宅。
主人九霄上,怅望云雨隔。
回首叫苍梧,知予正愁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经年:多年。旬日:十天半月。
会心:心意相通。
欢意:欢乐之意。
岘山:古代山名,位于湖北。
官回:官职结束返回。
半百:五十岁。
侍立:恭敬站立。
星散:分散如同星辰。
远役:远方的劳役或差事。
洞庭岸:洞庭湖的岸边。
贾傅宅:指贾谊故居,贾谊曾被贬谪至湖南。
九霄:极高的天空,比喻高位。
怅望:惆怅地远望。
苍梧:古代地名,今湖南广西一带。
愁寂:孤独、寂寞的心情。
翻译
不要轻易改变多年习惯,我们的相聚仅限于十天半月。心意相通又能有多少,欢乐瞬间就消逝了。
哪一年在岘山之巅,你是主人我是客。
若官职结束我就立刻再来,那时我已经五十岁了。
昔日侍立的红颜已不再,哪里还有今日的容颜。
宴席中的六七人如今分散,怎能再次聚首。
思念之情已经萌生,更何况这真是遥远的劳役。
秋风吹过洞庭湖畔,落日映照贾谊的旧宅。
主人高居九天之上,只能惆怅遥望云雨阻隔。
回头呼唤苍梧之地,知道我此刻正孤独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储检法送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和离别时的惆怅。首句“别去动经年,相过但旬日”描绘了两人长时间的分离,而短暂相聚显得尤为珍贵。接着,“会心能几何,欢意忽已失”写出了相聚时光虽短,但欢乐之情转瞬即逝的遗憾。
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相聚场景,“何年岘山头,此主复此客”,感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他预想将来归期,“官回便重到,我齿已半百”,暗示自己年华老去,可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频繁相聚。对座中朋友的描述,“侍立四颜红,岂有今日色”暗示了岁月带来的变化,昔日的青春不再。
“坐中六七子,星散那再得”表达了对朋友们分散各地的无奈,以及对未来难以再次聚首的忧虑。“念之意已动,况此真远役”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沉重,因为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最后两句,“秋风洞庭岸,落日贾傅宅”,以景结情,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景色,洞庭湖边秋风吹过,贾谊宅前夕阳西下,寓言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相聚与离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