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野岂能留,端肖高宗梦
谪仙有行色,朋僚伤远送。
嗟哉君子人,簿书久倥偬。
文星应长庚,劲气模螮蝀。
幡然玉京去,伫听朝阳凤。
岩野岂能留,端肖高宗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精妙描写,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开篇“晴云耸奇峰,烈日破昏霿”两句,以壮丽的山光云影作为背景,烘托出一种明朗而又雄伟的氛围。这里的“晴云”与“烈日”相映成趣,既展示了大自然的恢宏气势,也暗示了送别之情的庄重和悲壮。
紧接着,“谪仙有行色,朋僚伤远送”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人事。诗中的“谪仙”指代离去之人,其“行色”显示出一种不舍之情;而“朋僚”一词,则表明送别者与其关系密切。“伤远送”四字,更是直接传达了送别时的哀愁和惆怅。
接下来的“嗟哉君子人,簿书久倥偬”两句,以一种感慨的情怀,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切关心和不忘往事。这里的“嗟哉”一词充满了叹息,显示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随后,“文星应长庚,劲气模螮蝀”两句,通过对天象的描绘,以及对“文星”的提及,传递了一种学问和文采相结合的意境。“文星”在古代被视为文艺之神,其“应长庚”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最后,“幡然玉京去,伫听朝阳凤。岩野岂能留,端肖高宗梦。”四句,则以一种超脱的意境结束全诗。“幡然玉京”等字眼,给人一种飘逸脱俗之感;“伫听朝阳凤”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渴望和向往。最后两句,以“岩野岂能留”表达了对自然的无常和不可留恋,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日月、天文星象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怀,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交织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