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
出处:《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
明 · 杨慎
驱马出城阙,置酒临高台。
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何飘飘,㑂佛接蒿莱。
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
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
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何飘飘,㑂佛接蒿莱。
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
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
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描绘了诗人骑马出城,登高远眺的场景。他置身于百里之外的高台上,视野开阔,西山在望。云气缭绕,仿佛与草木相连,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注意到前方有茂盛的林木,其清阴深邃,似乎在低语徘徊。
飞鸟的鸣叫声凄婉哀伤,引发了诗人对杜鹃鸟的联想。杜鹃本非北方之鸟,此刻却南飞而来,让诗人联想到时光变迁和人事无常。他担忧秋风起时,自己如同那凋零的兰花,承受摧残。最后,诗人借杜鹃之鸣表达人生的艰难,内心充满感慨和忧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杜鹃鸟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